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新闻中心

大学图书馆设计!

发布时间:2025-06-24 17:38   来源:未知   作者:haomeigs

步入汕头大学图书馆的那一刻,我便知道这不是一座普通的藏书之所。阳光透过精心设计的采光井洒落,在清水混凝土墙面上投下变幻的光影;挑高的中庭空间里,空气似乎比外界更加清新;书架间的走道宽窄得宜,既不显拥挤又不浪费空间——这座由"亚洲最具影响力设计奖"得主陈瑞宪操刀的图书馆,以其独特的空间叙事,讲述着知识海洋与真实海洋的对话。作为设计从业者,我在此次探店中感受到的不仅是一座建筑的功能性表达,更是一种将地域精神、人文关怀与未来教育理念熔于一炉的空间诗学。

 
图书馆外观呈现出一种克制的现代主义美学,清水混凝土与玻璃幕墙的搭配简洁有力。但走近细看,墙体上细微的横向纹理让人联想到海浪冲刷沙滩的痕迹,这是设计师对汕头这座海滨城市的隐喻性致敬。建筑体块的错落排布并非随意为之,而是经过精确计算的日照分析,确保每个阅读区都能获得自然光却又避免直射眩光。入口处略微下沉的广场设计,既解决了场地高差问题,又营造出知识殿堂所需的仪式感。这些细节无不体现着设计师对"形式追随功能"这一现代主义信条的当代诠释——功能不再仅限于实用需求,更包含情感与象征层面的满足。
 
空间序列的编排堪称教科书级别的精彩。从喧嚣的校园广场过渡到半开放的入口廊道,再到豁然开朗的中庭,最后进入相对私密的阅读区,这一连串空间体验被设计得如同音乐般富有节奏。中庭无疑是整个建筑的高潮部分,三层挑空的结构让视线得以自由延伸,悬浮于空中的连廊如同知识的桥梁,连接不同领域的藏书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设计师对"边缘空间"的重视:靠窗设置的阅读座位与书架之间留有恰到好处的距离,既保证了取阅的便利性,又为读者创造了一种被书籍环绕却不压迫的亲密感。这种对"之间"状态的把握,展现了设计师对人类阅读行为心理的深刻洞察。
 

自然光的运用是这座图书馆最打动人心的设计语言。顶部采光系统经过精密计算,将汕头的充沛阳光转化为均匀柔和的室内照明。我在下午三点到访时,西晒问题被巧妙设置的遮阳板化解,而北侧阅读区则能享受到稳定的自然光线。更令人称奇的是,设计师在部分区域采用了光线折射装置,将阳光引入建筑深处,使得即使不靠窗的位置也能感受到自然光的存在。这种对自然光的尊重与引导,不仅大幅降低了能耗,更重要的是创造了与外界自然节律相呼应的阅读环境——读者可以凭光线感知时间的流逝,却又不必忍受刺眼阳光的干扰。

 
作为设计公司代表,我特别关注这座图书馆展现出的未来教育空间理念。传统图书馆往往强调书籍的保存功能,空间布局以藏书为中心;而在这里,设计师明显将"人的活动"置于核心地位。多样化的学习空间满足了从个人静读到小组讨论的不同需求,可移动家具允许使用者根据实际需要重新配置环境。信息技术被无缝融入空间设计中,随处可见的电源接口与无线充电板暗示着数字资源与传统纸质书籍的平等地位。最具前瞻性的是,图书馆预留了大量"空白空间",这些现在看起来或许有些奢侈的区域,实则为未来教育模式变革预留了可能性——谁知道十年后的学习方式会需要什么样的空间支持呢?


 
在可持续性方面,这座图书馆堪称绿色建筑的华南范本。除了前述的被动式采光设计,建筑还采用了高效隔热材料、雨水回收系统、屋顶绿化等一系列环保措施。但设计师的高明之处在于,这些可持续元素并非以牺牲美学价值为代价——雨水收集池被设计成景观水池,通风口隐藏在装饰构件中,太阳能板与屋顶造型融为一体。这种将环保性能与审美需求完美结合的手法,值得每一个当代设计项目借鉴。
 

 
离馆时已近黄昏,夕阳将图书馆的外墙染成金色。我回头望去,这座建筑在暮色中显得沉静而充满力量,就像知识本身给人的感觉一样。汕头大学图书馆告诉我们,优秀的空间设计从来不只是关于形式与功能,更是关于如何创造一种能滋养心灵、激发思考的环境。
 
在这里,每一处细节都在诉说着对知识的尊重,对使用者的关怀,以及对这片土地的深情。它不只是一座存放书籍的容器,更是一部用空间写就的诗歌,让每一个步入其中的人都能在书页翻动间,听见大海的呼吸与思想的回响。

豪镁,专注书店设计书店装修书店图书馆书架图书馆设计

让中国的复合式文化空间更美好!


上一篇:文具店货架_文具店展台 下一篇:如何选择专业的图书馆设计公司?

我们的服务


致力于为书店、图书馆、文旅文创店、商业空间·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和全方位定制服务

咨询热线137 1173 9029
立即报价 获取画册 电话咨询